选择好一台合适的相机之后,在进行拍摄之前,还需要对相机进行一定的参数设置,让它更适合人像拍摄的需求。那么相机的参数设置有哪些关键点呢?这里从以下6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光圈与快门的组合设置
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是摄影最基本的一个参数关键点,所有的摄影呈现都取决于这两者的搭配。在感光度已确定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速度控制着照片最基本的明暗变化。只有将这两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拍摄出理想的画面效果。 摄影的原理,通俗来讲就是光线通过一个孔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产生感光变化,进而呈现图像。在数码时代,胶片呈现的图像是由数码科技模拟呈现的。光圈控制着这个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控制着进光的时间。进光时间越长,进光量就越大,所获得的图像接收到的光就越多。因此在日常拍摄中,要通过光圈和快门速度的合理搭配,来控制需要的进光量。 以上面图为例,这是关于相机的一些参数设置。从左到右,第1排中的第2个参数代表快门速度、第3个参数代表光圈大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的参数越大,则进光时间越长,曝光越多,画面会越亮;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参数越小,则进光量越大,曝光越多,画面会越暗。因此在实际拍摄中,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明暗效果对两者进行适当调节。 说到光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景深”的概念需要说明一下。景深,简单来说就是指被拍摄物体的清晰成像前后的距离范围。景深越小,除了拍摄主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就会变得越模糊;景深越大,除了拍摄主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就会变得越清晰。同时,光圈大小对景深也有一定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通俗一点地说,就是光圈越大,成像主体前后的物体就显得越模糊;光圈越小,成像主体前后的物体就显得越清晰。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虚化”效果,光圈越大,照片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看上面这两张照片,左边的光圈大小是f/1.8,右边的是f/10,左边的光圈比右边的光圈大很多,所以左边的背景虚化就更明显。
在人像拍摄中,有时为了突出人物主体,会将背景进行一定的虚化处理。尤其是对于日系人像拍摄来说,通常更侧重于人物美感的刻画,因此也会比较强调虚化效果的处理,在较多的情况下会选择大光圈进行拍摄。 同样以前面说到的两张图片为例。如果把图片中的玩偶看作是人物主体,由于左边的照片背景更模糊,人物的存在感也就更强一些;而右边的照片背景较清晰,人物在画面中的存在感就被弱化了。 TIPS:要特别说明的是,景深不仅受光圈因素的影响,还受镜头焦距、主体与背景距离及主体与镜头距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通过对镜头光圈大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自己想要的背景虚化效果。 ISO的设置
相机的ISO指的是感光度。感光度越高,获得同样曝光效果的照片所需的快门速度就越低。在光线较暗时,为了获得相对较好的画面效果,又不希望快门速度过慢,可以通过提高感光度来解决。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感光度的提高,照片画质通常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同时出现颗粒感;反之,感光度低一些的照片,画面质感更细腻。
例如,上面这两张照片中展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背景拍摄的同一主体。在拍摄时,左图感光度为ISO200,右图感光度为ISO3200。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画面的亮度一致,前者的快门速度需要保持在1/100s,后者的快门速度需要保持在1/2000s。但是,在ISO3200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颗粒感更强,而在ISO200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画面看起来更细腻、平滑。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感光度保持在ISO100或ISO200来进行拍摄,这样画质更好。在夜晚、光线较暗或需要快速捕捉物体形态的情况下,则需要提高感光度来进行拍摄。 白平衡的设置
在进行人像拍摄时,白平衡可以用于控制照片的色调,它可以让实际环境中的白色物体在拍摄画面中得到基本的还原。不过,人像拍摄不同于新闻纪实类的拍摄,不需要呈现真实的色彩。因此在拍摄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要,通过白平衡设置,调出自己想要的色调。 相机中常见的白平衡模式有自动白平衡、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闪光灯、用户自定义和色温。可以根据拍摄时的光线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来进行拍摄,以还原当时的颜色情况。如果想要让画面色调根据自己想要的冷暖效果来进行自由变换,可以选择“色温”模式。 TIPS:色温(热力学温度)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符号为K。暖色的色温高,冷色的色温低。白平衡中的“色温”模式能让环境中的白色物体与我们实际看到的相符。 在色温模式下进行拍摄,如果将色温调高,得到的画面会偏暖,且色调会更偏黄色;如果将色温调低,得到的画面则会偏冷,且色调会更偏蓝色。 例如,下面这3张照片展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背景中拍摄的同一主体,拍摄时变化的只有白平衡的“色温”设置。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可以知道,色温在3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会偏蓝,色温在5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在3张照片中最接近于白天人眼所看到的色调,色温在8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会偏黄。
对焦点的设置
对焦点的设置主要在相机取景器中实现。而在具体拍摄当中,我们所选中的对焦点就是照片成像最清晰的区间和范围。例如在下图中,当选择“单点自动对焦”时,拍摄时的对焦点就在图片中间的位置。
在进行人像拍摄时,准确对焦很重要。如果选错了对焦点,那么拍摄的重点将不在人物主体上,而会在其他物体上,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跑焦”,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在上面这两张照片中,左边的照片对焦点在这个模拟为人物的玩偶身上,而右边的对焦点则在背景里的植物上,导致“人物” 变得模糊。
测光模式的设置
在使用相机拍摄人像时,通常需要先设置相机的测光模式,这样才能让相机“了解”到我们的需求,然后在拍摄中经过测算给出合适的参数组合。 相机中常见的测光模式有以下4种。 第1种:评价测光 。一种通用的测光模式,在拍摄中利用该模式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设置曝光参数。 第2种:局部测光 。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在被拍摄主体与背景的明暗反差强烈,或者被拍摄主体所占位置不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如逆光拍摄等。 第3种:点测光 。对拍摄画面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测光面积狭小,适用于人像拍摄、新闻特写照片拍摄和微距拍摄等。 第4种: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对取景器中央进行测光,然后平均到整个场景。 例如,下面这4张照片展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同样的光线环境和同一背景下拍摄的同一主体,光圈为“优先模式”。通过这4张图的对比分析可知,测光模式不同,相机给出的快门速度组合也不同。
在这里,如果我们设置的曝光模式是全手动挡的(后面部分提到的M挡),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都由拍摄者自己设置的话,相机的测光模式就不再对照片产生影响了。
曝光模式的设置
在相机机身上方的滚动圆盘处,可以设置相机的曝光模式。之后相机会根据我们设置的曝光模式和类型对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进行测算,然后给出合适的参数配合我们的拍摄。
相机的曝光模式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第1种:全自动挡(Auto)。快门速度和光圈等都由相机自动计算,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不可修改,只需要确定其他元素后,按下快门即可。 第2种:程序自动曝光模式(P)。相机程序会自动计算好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但摄影师也可以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一些具体的修改。 在这里,如果我们设置的曝光模式是全手动挡的(后面部分提到的M挡),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都由拍摄者自己设置的话,相机的测光模式就不再对照片产生影响了。 第3种:快门优先模式(S或TV)。此时相机会保持设置的快门速度不变,然后自动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 第4种:光圈优先模式(A或AV)。相机会保持设置的光圈大小不变,计算出合适的快门速度。在拍摄人像时,如果想保持大光圈的拍摄,不想让光圈改变,光圈优先模式则很适用。 第5种:全手动挡(M)。快门速度和光圈都由摄影师自行设定,且设定操作比较简单,拍摄期间可以设置任何想要的参数,但要求摄影师对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比较熟悉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