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 逆光就是光源在主体背后的用光方法 逆光拍摄一般是体现主体线条为主,能突出主体的边缘轮廓,甚至逆光用到极致那就是各种剪影拍摄。逆光拍摄带来的氛围感强,适合拍一些着眼于渲染情感的照片,但是一般逆光拍摄都会导致主体比较暗,通常拍摄需要对主体进行补光,例如反光板,闪光灯,LED灯,或者,比较懒的可以吃宽容度用后期拉回来。 
SONY ILCE-7M2(a7m2)+Tamron AF 70-200mm F2.8 Di LD(IF)Macro(A001) 光圈:F2.8 快门:1/1250 ISO:200 焦距:70mm 空气中穿透而来的阳光和少女的笑靥是非常有效的定心剂;逆光加上长焦大光圈很好的渲染了一种温暖舒服的氛围。让阳光从靠近眼睛和脸颊的部位透射过来,让少女脸部部分受光,这样拍摄的逆光即使不用前期补光脸上也是透亮的。 
SONY ILCE-7RM3(a7r3)+Samyang 8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门:1/640 ISO:160 焦距:85mm 阳光在少女身上勾勒出了金色的轮廓,看似随手拍得实则是有意为之。跟着夕阳的移动轨迹走,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调整角度,一张富有灵性的逆光片子就是这样子拍出来的。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门:1/400 ISO:400 焦距:49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让阳光从完全背后的角度射进来,为整个画面染上了暖暖的金色。尽管少女身处室内并且背光,但是头上的白纱和身上的白衣服起到了很好的反射作用,把背后射进来的阳光从四面八方均匀地反射到了女孩脸上,起到了补光作用。并且阳光透光白纱产生的朦胧光晕,配合花墙和花嫁服装,整个画面瞬间仙气了不少。 
NIKON D700+SIGMA SPEED WIDE 28mm F1.8 Ⅱ 光圈:F3.2 快门:1/500 ISO:200 焦距:28mm 有时候,逆光拍摄带来的炫光和光斑,也是非常有趣而且好看的。人像不同于风光,不必追求整个画面的清晰度,炫光这种在风光照中的画面杀手,放在人像照片中摇身一变成为了非常讨喜的环境烘托元素。在一组照片中适量的插入几张炫光逆光照能为整个作品添色不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炫光把主体例如人脸,眼睛等重要部位遮住。 侧光 侧光,就是光线从主体侧方照过来的用光手法 侧光能提炼、抽取拍摄主体的线条,强调质感。侧光一般会在主体脸上形成比较明显的明暗比,甚至能夸大脸部的立体感,所以也比较适用于黑白摄影 。值得注意的是,侧光拍摄的时候如果光线切入的角度把握不好,会变成比较难看的阴阳脸,所以我们在使用侧光拍摄的时候往往需要寻找角度,多次拍摄最后找到最合适的光位来拍摄。 
SONY ILCE-7 (a7)+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光圈:F2.8 快门:1/1250 ISO:100 焦距:55mm 旅行途中,在租界街道上随手一拍,阳光从侧面打来,没带反光板,脸上的光影正好,和这街道背景搭配得特别有风味。若是刻意打了反光板把整个脸照亮,自然也是好看,但是就不是现在这种味道了。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Samyang 85mm F1.4AS UMC 光圈:F1.4 快门:1/500 ISO:125 焦距:85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夕阳打亮了少女半张脸,金色和红色相映,让这本是比较随意的展会场照糖水片瞬间立体了起来。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门:1/60 ISO:640 焦距:49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黑暗哥特风格和强侧光搭配更带感,用较强灯光在人脸上打出来的光影效果,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有冲击性的气氛,和骷髅,红玫瑰,黑裙子相得益彰。 
SONY ILCE-7M2(a7m2)+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门:1/125 ISO:500 焦距:48mm 在拍摄私房的时候,用了一盏低功率LED灯从模特左侧竖直打过来。整体偏暗的画面中,仅仅模特一侧受光。模特偏立体的脸部轮廓在这单侧光下显得层次分明;锁骨,腹肌也在这种光线下被勾勒得非常清晰。在暗调私房中活用单侧光线,能让整体画面显得更暧昧,更诱惑。 侧逆光 侧逆光,光线从主体侧后方射过来 侧逆光既体现轮廓又对线条有一定的表现力。 因为光源不是完全从主体背面过来,所以主体身上有一定的受光面,一般调整好光线的切入面之后,是不需要再额外补光了。相对于之前的光线,侧逆光营造出来的氛围感更强烈一些,所以如果再添加别的光源很可能会破坏整体氛围。也因为这种光线非常适合塑造氛围感,所以也算是笔者最喜欢使用的一种用光手法。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门:1/320 ISO:250 焦距:140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女孩抬起头,阳光从她侧脸背后透射过来,在她俊美的侧脸上描上了金色的边,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定的明暗过渡,让她在画面中一下成为了焦点。同时大逆光的拍摄也带来了炫光,使画面元素更丰富,很好的烘托了温暖静谧的氛围。 
SONY ILCE-7(a7)+Nikon Nikkor AF 18-35mm F3.5-4.5D ED 光圈:F4.5 快门:1/500 ISO:640 焦距:35mm 画面的大部分都处于冷调的阴影之中,只有两名少女的侧颜轮廓被金色的夕阳染了色----这金色的部分自然成为了画面焦点,同时也是这画面的主题。灵活运用侧逆光会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脸的视觉错觉,获得和侧光类似甚至更强的暧昧效果,非常适用于表达深刻情感的片子之中。 
SONY ILCE-7M2(a7m2)+Tamron AF 70-200mm F2.8 Di LD(IF)Macro(A001) 光圈:F2.8 快门:1/125 ISO:200 焦距:123mm 把灯位稍微调高一点,斜上方打下来的暖光侧逆光,能给画面带来比较温馨的调子,也能避免冲光。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8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门:1/200 ISO:640 焦距:85mm 侧逆光在拍摄局部特写,尤其是勾勒身材的时候有着独特的效果。 寻找发光源和光的辅助物 我们熟悉了不同的光线对照片带来的不同效果,那么我们就要进入用光的实战阶段了。很多时候,在拍摄现场,我们不一定能对光线进行直接利用,可能是光线强度的原因,也可能是在场地里无法直接获得足够好的光线角度的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寻找现场里的发光源,以及可以用于辅助优化光源的物体。 在大太阳之下,往往由于光线太猛烈而无法直接使用。一般来说,最适合直接用的阳光是早上十点之前以及下午四五点之后的。那么,在这段时间之外的阳光,就完全不能用了么?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单纯为了拍照而去迁就时间,尤其是在外出旅游又想拍照的时候,不可能把整个白天浪费掉到傍晚再出门或者一大早就摸黑出发就为了拍照。而且,在烈日之下拍摄之后通过后期修正阴影之后获得的照片,跟在柔和阳光之下拍出的照片是不一样的感觉的。对这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张对比图来感受一下: 这张是在下午五点左右,利用夕阳黄金时段的柔和阳光拍的: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门:1/640 ISO:320 焦距:135mm 而这张则是下午三点阳光正盛的时候拍的: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门:1/800 ISO:125 焦距:135mm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五点拍摄的照片光线更加柔和,整个画面中空气都透露出温柔的气息。但是三点拍摄的照片却也另有一番味道,高光区的高亮白配合粉嫩的调子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清新和少女心,带给人一种十分青春的感受。 那么,我们在这种烈日当空的时段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是我们要寻找适当的遮蔽处,因为光线太猛,如果在特别空旷的地方拍摄会出现整体画面光线很平的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随便找,遮蔽处一定不能是完全遮阴的地方,不然就会出现整体光比太大的问题(就是背景过曝或者过暗)。这时候,树荫,树叶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树叶能在遮挡一定量的光线的前提下透光,使得整体画面光比能相对比较均衡,而且树影通过光线照射影子打在主体身上也十分好看;同理,利用栅栏也是可以的。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门:1/1600 ISO:64 焦距:50mm 在解决了曝光问题之后,烈日拍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顶光造成的影子。既然是顶光造成的问题,那么我们只要让光线不是顶光就可以了。我们不能改变太阳的位置,但是我们能改变脸部的角度,抬头是最简单的方法,抬起头之后整个脸部均匀受光,自然就不会形成顶光影子。太阳太刺眼?那就闭眼吧!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门:1/800 ISO:125 焦距:135mm 有时候适当角度的低头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把整个脸部都放在阴影区便可以,不过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脸部和身体之间的曝光差,不要出现脸比身体暗太多而影响整个图的视觉性的现象。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2.2 快门:1/1600 ISO:64 焦距:50mm 然后就是同样的利用小道具把脸部光线遮住部分也能有效减轻顶光现象,而且还能获得不错的光影效果,这就和前面所说的利用场景中的树叶或者栅栏来遮光是一个道理。 像之前说过很多次的用带孔的草帽来遮光并且营造光影效果: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门:1/5000 ISO:100 焦距:50mm 白纱可以用来充当柔光布,柔化过于强烈的阳光: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Samyang 3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门:1/4000 ISO:100 焦距:35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用透明塑料袋作为前景,裹在镜头前,透过射过来的光线,能营造梦幻的柔焦散景: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门:1/2000 ISO:200 焦距:47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在塑料袋上再加上水滴,光线经过折射,能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梦幻氛围: 
SONY ILCE-6300(a6300)+减焦增光转接环+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门:1/30 ISO:320 焦距:50mm (a6300为半幅机器,通过减焦转接环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室内遮光的窗帘,改变窗帘的开合来营造强烈的明暗效果以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NIKON D700+Nikon AF NIKKOR 50mm F1.8D 光圈:F4 快门:1/640 ISO:320 焦距:50mm 至于到了晚上的拍摄,我们不是非得打灯来获得光源。尤其是在闹市街拍夜景,笔者觉得利用人造光来充当光源会破坏整体环境的氛围。那么,我们这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光源不足的问题呢?我们可以寻找都市里自带的光源。一些大商场外的广告牌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一些冷色或者淡淡暖黄色的广告牌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其他太鲜艳的颜色的一般不建议用,虽然如果用好的话会有别具一格的风采)。 广告牌的灯光就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灯,在脸上打下均匀的光线: 
NIKON D700+Nikon AF NIKKOR 50mm F1.8D 光圈:F1.8 快门:1/50 ISO:1000 焦距:50mm 当然,你也可以用这广告牌的光源放在后面,虽然这么拍摄有点吃高感,但是得到的效果是挺不错的: 
SONY ILCE-7M2 (a7m2)+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光圈:F1.8 快门:1/30 ISO:1250 焦距:55mm 提到了在晚上拍摄寻找光源,那么这就可以延伸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拍摄类型,就是微光拍摄。所谓微光拍摄,就是以一些比较微弱的光源作为主要光源来进行的拍摄,譬如蜡烛,灯串,烟花等这类小道具。一般初学者在接触了一段时间人像拍摄之后,都会开始慢慢接触到微光拍摄,并且非常感兴趣,因为比起正常光源(阳光,环境光,闪光灯)拍摄的照片来说,微光下拍摄得到的氛围感更强。由于在第一章中关于小道具的使用之中已经提到不少这种微弱光源小道具的应用,在这里就不再作过多的叙述了。
|